「外商企業」組:台灣賓士回應在地需求 拔得頭籌
首次奪冠的台灣賓士(8.900分),近年新增保育台灣原生樹種的「Mercedes-Benz星夢想生態復育計畫」、弱勢青少年假日體育班的「台灣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Laureus Taiwan Project」等,關注本土需求與呼應國際趨勢上用心顯著。身為台灣豪華汽車產業的領導品牌,台灣賓士以「Inspiring the Future啟發未來」作為社會企業責任的核心,投入在地原生樹種復育計畫、為減少碳排放而努力。另一方面,更與在地公益夥伴攜手,為弱勢青少年、孩童打造光明且充滿希望的未來,這一切回饋社會的努力,讓台灣賓士榮幸成為此次天下企業公民獎外商企業組唯一進入前五名的汽車公司。「為延續德國賓士母公司永續策略,我們在2015年正式對外宣布將CSR正式列入營運策略目標,並成立CSR跨部門中樞決策單位—永續發展委員會(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Committee, CSC),更將聯合國大會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整體CSR計畫當中,並以此作為發展在地星夢想計畫(StarDreams)的主軸」。台灣賓士邁爾肯總裁表示,「對於台灣賓士來說,CSR並非只是概念,而是將其融入我們每一個業務環節當中」。
攜手企業價值鏈 溝通CSR價值
協同效應Synergy,是台灣賓士發展CSR的關鍵原則之一,透過策略性的價值鏈(Value Chain)整合,非溝通CSR概念,而是價值的方式,漸進式達成彼此共識。串聯整合過程,將集團資源重新分配塑造,讓價值鏈中的角色各司其職發揮功能,才能成就現今龐大的社會正向影響。另一方面,台灣賓士也將CSR社會價值、理念注入經銷商通路拓展計劃,實際的將其落實在營運方針中,有效的二次延伸社會影響力。從因地制宜的星夢想專案便可窺知一二,橫跨社會參與以及環境保護兩大面向,其完整體現國際資源與在地資源的整合與分配,從員工、經銷商、協力廠商、甚至車主在CSR議題上的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功能性角色,如此才能規劃出符合在地需求的CSR策略地圖,而隨著各層級的不停延伸,CSR的效益更能不斷地被放大。
環境保護夢想推手 一呼百應成就永續
戴姆勒集團每年投入大量經費、資源研發永續發展的“潔“能科技,希望未來能達到駕駛零排放的最終目標。台灣賓士鑑於近年氣候極端變遷,並呼應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目標13:氣候行動」與「目標15:陸地生態」兩大方向,自2015年起啟動「Mercedes-Benz星夢想‧生態復育計畫」,與HIMA喜馬拉雅自然文明保護協會攜手成立的世界第一座中海拔原生樹種復育園區 - 「Mercedes福爾摩沙森林」。藉由台灣賓士同仁、全國授權經銷商的努力,並結合研究單位、非營利組織、車主的響應,將環境永續發展的理念,透過「種樹」的實際行動,散播於台灣各地,達到社會大眾重視台灣環境保護與生態復育議題的長遠目標,更完整呈現台灣賓士近年整合資源與擴張CSR效應的縝密規劃。台灣賓士積極邀請各領域代表及社會大眾實際前往,埋下象徵環境保護的希望樹苗。2016年底,已有超過450人以實際行動支持該計畫,並完成種植超過4,000棵台灣原生樹的中期規劃,預計2017年底,更將種植數量往前推進至超過5,000棵的數目。這不僅是台灣賓士企業社會責任之最佳體現,在各方利害關係人的呼應之下,在地民眾、企業的實際響應更是令人為之動容。
體育公益無遠弗屆 台灣 令國際驚艷
台灣賓士不遺餘力為公益弱勢議題發聲,避免弱勢家庭青少年、孩童被社會邊緣化。2016年,台灣賓士成為亞太區首度沒有在地勞倫斯基金會分會,卻能完整導入國際公益體育計畫的國家;並在全球超過150個專案中,台灣是第一個在第一年經銷商就響應的國家;台灣也同時是全球第一個率先以全女性做為訓練教練的國家。台灣賓士與世界著名的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會籌備近兩年,調整國際資源並結合在地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以Sport for Good為核心,宣布啟動為期三年的台灣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首要目標便是幫助台灣弱勢孩童、青少年翻轉人生。2017年4月開始,台灣勞倫斯體育公益計畫以熱門運動—籃球作為推廣工具,並邀請專業籃球選手—台電女籃,以球場上奮鬥的經歷,帶領假日陪讀班的青少年領略團結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努力不懈的精神,更在學員們心中種下改變自己、創造自我價值的希望種子。如同台灣賓士與勞倫斯體育公益基金會一直堅持以來的信念,運動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從這些學員身上,看到了激勵人心的CSR價值體現,同時加深了台灣賓士帶動社會各層級重視CSR議題的決心。
肩負企業公民重責 回饋社會不遺餘力
對於台灣賓士首度獲得天下企業公民獎外商企業組第一名的殊榮,台灣賓士邁爾肯總裁將榮耀歸功於長期與台灣賓士共同實際推動CSR專案的全體同仁、經銷商、車主與其他合作夥伴。未來台灣賓士會持續扮演推動CSR議題與擴散CSR價值的重要標竿,期望更多民間組織、企業與各界人才加入推廣社會企業責任的行列,積極引進國際資源,呼應在地需求,一起發揮最大加乘效益,盡心盡力回饋社會。